中康健康 · 打造世界级生命科技企业!
To create a world-class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terprises!

细胞疗法--针对四种(共50例)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疗效观察

来源: | 作者:中康健康产业集团 | 发布时间: 2023-03-18 | 84 次浏览 | 分享到:
免疫细胞治疗,是指在体外对某些类型的免疫细胞如T细胞、NK细胞、B细胞、DC细胞等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后再回输人体内,使其表现出杀伤肿瘤细胞、清除病毒的功能及作用。
免疫细胞疗法目前已成为众所瞩目的治疗手段,是即手术、放化疗、靶向药后又一重要的治疗手段,也是一种有可能从根源上消除癌细胞的治疗方法。

与大家分享的信息内容是某军队医院应用DC-CTL针对4种不同恶性肿瘤治疗疗效的观察研究报告。


DC-CTL细胞过继免疫治疗就是通过抽取、分离患者外周血中的单个核细胞,在体外添加特异组合的细胞因子及单克隆抗体进行诱导培养,获取大量有抗肿瘤活性DC和CTL细胞,并可分泌多种有抗肿瘤活性细胞因子,回输到体内后达到直接杀伤体内残余肿瘤细胞,预防复发、转移及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,并可产生免疫记忆保护,达到更长久的抗肿瘤效果。



DC - CTL细胞治疗肿瘤安全有效,特别是对于手术后的肿瘤患者,对清除残留微小的转移病灶、防止癌细胞的扩散和复发、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等具有重要作用。对于已扩散转移、无法承受手术、放疗、化疗的严重肿瘤患者,也可单独使用免疫疗法或联合使用免疫疗法,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承受能力及提高化疗、放疗的疗效,降低放疗、化疗的毒副作用,减轻痛苦,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。


一、研究目的

观察自体 DC - CTL 免疫细胞回输对4种(乳腺癌、肺癌、结直肠癌、卵巢癌)恶性肿瘤治疗的临床疗效。


二、患者选择

在医院住院患者中选择肿瘤患者50例,男18例,女32例,年龄32~77岁。按照患者的肿瘤诊断分为4组,其中乳腺癌组12例,肺癌组27例,结直肠癌组8例,卵巢癌组3例。多为临床上 I、皿期分期患者,均接受过化疗,其中乳腺癌组8例做过手术,肺癌组11例做过手术,结直肠癌组4例做过手术,卵巢癌组1例做过手术。在接受本治疗前20 天终止任何放疗或化疗,并测定外周血T细胞亚群(CD3、CD4、CD8),检测相关肿瘤标志物,进行影像学、血常规等检查。




三、治疗方式

该研究当时参考“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”开展自体免疫细胞治疗,每例治疗3个疗程,每疗程回输DC细胞数为(1~5)x106个细胞,接连2 d,每次回输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(CTL)数≥1x109,每疗程回输细胞总数>5x109。


四、疗效评判标准

观察指标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,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CD3+、CD4+、CD8+水平和肿瘤标志物,并采用主观问卷调查对卡氏行为能力(KPS)进行评分。


疗效评定治疗结束后1个月,参照WHO实体肿瘤疗效评定标准:完全缓解(CR ):所有可见病变完全消失并至少维持4周;部分缓解(PR :肿瘤基线病灶长径总和缩小30%;稳定(SD):肿瘤基线病灶长径总和有缩小但未达 PR ,或有增加但未达 PD,进展 PD ):肿瘤基线病灶长径总和增加20%或出现新病灶。有效率=[( CR 例数+PR例数)/总例数x100%


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7.0统计软件分析,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,计数资料采用×检验,P <0.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。 



五、临床效果

临床治疗效果治疗总有效率达82.0%(表1),观察期间未见明显毒副作用,仅2例输人细胞后出现低热,体温38℃,2h后自行缓解。


治疗前后各组相关检测指标的变化治疗后1周,各组外周血CD3+、CD4+、CD8+均显著升高(P <0.05),而CD41/CD8无显著变化(P >0.05)。


治疗后1周,各治疗组外周血NK、CIK和KPS评分均显著升高(P <0.05,表3)。

治疗后1周,各组CEA、FRP、CA19,CA153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(P <0.05,表4)。

六、本次观察结论

治疗后,患者的KPS评分有显著提高,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改善,精神状态好转。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分析,CD4+、CD8+细胞比例和数量增加,免疫功能明显改善。从目前的疗效来看,手术、放疗、化疗后的患者,肿瘤负荷较小,相对效果更好。


对于肿瘤IV期的患者,由于肿瘤负荷较大,自身免疫功能低下,细胞活性不高,相对治疗效果较差,但对生活质量的提高及延长生命有一定作用。因此,免疫细胞治疗应该积极配合其他传统治疗,对肿瘤采取综合治疗的手段,疗效更佳。


参考文献:DC-CTL免疫细胞对4种恶性肿瘤治疗疗效观察(西南国防医药2016年12月第26卷第12期)蔡学敏,朱向情,沈丽蓉,赵晶,何洁,庞荣清,潘兴华


免责声明:以上图文来源网络,本站旨在分享医学细胞知识,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,内容仅为作者观点,并不代表本站立场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告知本站24小时删除。文章仅作为知识交流与科普内容;不作为相关医疗指导或用药建议,如有就医问题,请咨询专业医学人士。